19
2019
-
03
《魚翅與花椒》丨透過文字,品味一個英國人對漢源花椒的情結!
川菜作為
中國傳統飲食“八大菜系”之一
深得各位好吃嘴兒們的歡心
而說起川菜就不得不提到
它的靈魂香料—花椒
花椒在中國人的菜譜中非常常見
但從一個外國人的視角來看
漢源花椒之于川菜又是怎么一番景象?
跟著英國美食作家扶霞·鄧洛普
所著美食游記書籍《魚翅與花椒》
一起來探個究竟
在這本書的第十三章
作者對漢源的花椒進行了深入的探究
有著傳統“英國胃”的作者
竟然就此對川菜開始極度上癮
她和花椒的初見是在清溪的一處花椒園
剛進入,便迷醉于滿園的花椒中
園內外表凹凸不平的綠色小果子們
才剛剛開始泛出一些粉色
空氣中還漂浮著
令人迷醉的類似于檸檬和柑橘的清香
她說漢源的花椒
讓她的雙唇都會歌唱
帶來無可比擬的感覺
那么這種神奇香料對她來說
到底有何魔力?
她在文中寫到
“我為川菜食譜做了那么多年的研究,還從沒親眼見過花椒樹呢。要看這種樹,你得去川西北的幾個地方,爬上高高的土坡。但全四川省的花椒,最好的還要數西南山區的偏遠小縣漢源;而漢源縣的花椒,最好的又來自小鎮清溪,那里的花椒有著特別奢侈的香味。就連清溪鎮內,花椒也有等級之分。要是想得到金字塔尖完美的花椒,你只能買從清溪鎮外不遠的建黎鄉牛市坡的樹上采摘的。曾經,這里的花椒是送到皇宮的貢品,到現在當地人還將其稱為‘清溪貢椒”
能寫出這段話
可見扶霞對于漢源花椒的了解之深
對于她這個英國人來說
中國美食是復雜的,而川菜更是
從最初的難以接受花椒的味道
到之后完全沉迷、精通
花椒的魔力在她的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
她在書中還提到一個
關于漢源花椒非常有趣的小典故
令人印象深刻
中國古代詩歌總集《詩經》中就曾提到花椒,認為那閃亮而豐富的種子是“多子”的象征。漢朝皇妃們的寢宮稱為“椒房”,因為糊墻用的泥土中摻了花椒,寓意皇嗣綿延。
在扶霞的書中
我們看到不論是古代作為“貢品”進貢皇室
還是如今進入尋常百姓家
這種獨特的調味品
在一道道征服味蕾的美食中
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
在漢源尋“椒”的旅途中
她還吃到了美味的清溪本土食物
茶香咸菜炒碎肉
爛得肉都從骨頭上微微剝離的魚香肘子
燉蕓豆配花椒油
用昂貴的藥材天麻燉的土雞
充滿心意、文火慢燉的紅燒胡蘿卜牛肉
她說:“那是我幾個月以來吃得最好的一頓中餐,比我在上海那些豪華餐廳吃到的任何東西都要美妙,我停不下嘴。”并深深情祝福到:“愿外面的世界能了解并喜愛你們清溪的花椒!”
味覺記憶是持久的
所以吃過了以漢源花椒點睛的美食
就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那個味道
每每回味
總想去再尋找那場關于舌尖上的盛宴
聽小編講了扶霞和漢源花椒的故事
小伙伴們是不是已經想立馬飛到漢源來啦~
所以,如有時間請一定來漢源
在這里
↓↓↓↓↓↓
你會和扶霞·鄧洛普一樣
見證一串串花椒如何在田間生長
果實如何從青慢慢變成深粉
在被熾熱的陽光曬后
爆開露出黑色種子的這一神奇過程
也會見證這一寶物
是如何帶動一方經濟發展
帶給人們美好的生活
最后,小編想說
花椒
不僅是大自然對漢源這片土地的饋贈
也是對美食熱愛者的獎賞
我們無法想象沒有干凈水源的地球
就如不能想象
美味的川菜沒有漢源花椒
扶霞見證并用文字記錄了
漢源花椒從田間樹枝生長
再被人們搬上餐桌的這一過程
便對這種“胃麻心不麻”的感覺
有了更深沉的愛
這就是食物
它能跨越國界、文化、人群
只是單純的帶來味覺上的震撼
《魚翅與花椒》中
“胃麻心不麻”這章文字是漢源花椒
在扶霞心上的一次盛放
而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漢源
來探探這“川菜之魂”
并讓漢源花椒俘獲你們的心~